普寧英歌舞火出圈:青少年傳承傳統藝術的新活力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6|發布時間:2025-04-09
近年來,“普寧在哪里?”這一問題已經不再是困擾許多外地朋友的問題了。特別是最近一兩年,普寧這座位于廣東揭陽市的小城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火出了圈。
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于英歌舞了。每逢新春佳節之際,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特意前往普寧觀賞這一傳統藝術,并借此機會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英歌舞作為普寧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它融匯了武術等多種元素,根據《水滸傳》中宋朝梁山好漢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的故事進行創編。
今年春節之際,筆者有幸來到普寧市里湖鎮的富美村,近距離接觸到了當地的英歌隊伍——富美青年英歌隊。在這里,我發現隊員們的平均年齡并不高,大部分都是十幾歲的青少年,他們對這項傳統藝術充滿著熱愛與激情,談論起自己所鐘愛的事物時更是滔滔不絕。

這些年輕人在學習和表演英歌舞的過程中,眼神中逐漸多了一份堅定與自信。雖然年紀尚輕,但他們對于這種高難度舞蹈的演繹卻毫不怯場,在舞臺上的表現力令人贊嘆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富美青年英歌隊近期還曾受邀參加CCTV某大型晚會進行表演,其卓越的藝術水準和團隊協作能力可見一斑。通過這些青少年的努力與傳承,我們看到了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的新活力。
追溯歷史長河,可以發現富美村的村民們練習英歌舞的傳統可以上溯至明末清初時期。作為普寧快板英歌的一員,該隊伍不僅繼承了傳統精髓,還在表演形式上有所創新和發展。

如“英雄下山”、“萬軍齊發”等陣列將英歌舞中的動作美感展現得淋漓盡致,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為了呈現出最佳的演出效果,隊員們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排練和準備,期間更是經歷了艱苦卓絕的身體訓練。
從這些青年人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與魅力所在,更感受到了年輕一代對于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光大的決心。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