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日記第四十三篇:宛如行走在熟悉的故鄉街道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4-14
澳大利亞旅行記之四十三:恍若置身故鄉
近來兩年間,每次到訪澳大利亞(堪培拉)探望家人時,兒子都會特意規劃一段時光前往悉尼,并在那里逗留兩三天。在這短短的幾天里,他總是會帶我們游覽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安排飲食方面,兒子總會選擇那些華人聚居區內的中餐館作為我們的就餐地點。這樣的安排源自他的細心考量,他是希望我們在一個熟悉且舒適的環境中品嘗家鄉的味道,從而增加親切感和愉悅度。

對像我們這樣年長的夫婦而言,這種體驗無疑令人感到非常愉快;然而,在某些時刻,我們會有一種恍惚的感覺:仿佛行走在自己熟悉的小區附近街道上,或者誤以為來到了中國的某個城市旅游。
悉尼作為澳大利亞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吸引了眾多華人移民的到來。因此,這座城市中的華人社區也相當發達。根據資料顯示,悉尼至少有六個區域是華人聚居較為集中的地方,例如:Haymarket位于市中心商業區的核心地帶,這里不僅是悉尼唐人街的所在地,而且還有Market City這樣的大型華人購物中心;Chatswood距離市區北部大約8公里的位置,是許多富裕華人的居住地;Hurstville則是悉尼規模較大的老式華人社區之一,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Burwood處于內西區,同樣聚集了大量的華人居民;Rhodes則是一個相對年輕的華人聚居區域。
我觀察到,在這些華人住得較多的地方,街道兩旁開滿了中餐館和商鋪、華人超市,甚至還有中醫診所、針灸店以及中文學校等機構。商店的招牌上也多以中文為主。
每次兒子帶我們來到悉尼,并不會固定在同一個華人區就餐,而是會選擇不同的區域,這樣不僅讓我們感到新鮮有趣,有時也會讓人分不清自己身處在哪個地方。
當我們跟隨兒子漫步于悉尼街頭時,看到街邊店鋪上醒目的漢字招牌,就會暫時忘卻身處異國他鄉的現實,仿佛在家鄉的一條街上閑逛一般。

有一次,在與兒子交談中提到我的這種感受后,兒子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對于那些不識中文或對中國文化了解不多的當地居民而言,當他們走進充滿中國文化氣息的街區時,看到滿眼不認識的文字和聽不懂的語言,他們會作何感想呢?是接受還是排斥呢?我看著兒子,覺得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深思。但不管怎樣,這些“中國街區”似乎都在不斷的發展壯大。

我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假如在我們的城市中有一條街道或一個區域完全用外國文字標識,店鋪由外國人經營,并且街上的行人大部分說著外語的話,國人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城市的開放度取決于居民的自信;而一個人是否有足夠的自信,則在于其包容心的程度。海納百川,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需要實際行動去踐行。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