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禪意——隨筆漫談生命修行之旅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fā)布時間:2025-04-14
修行的夏日隨筆——蟬之韻
2024年8月5日 樊士寛 自我成長研究院
夏日的午后,天空時而放晴,太陽時隱時現(xiàn)。低空的云朵似乎還藏著些許心事,預示著不久又將迎來一場雨。
濟南的綠樹灌木在昨日的大雨洗禮后顯得格外清新。朋友圈里人們都在贊嘆這場及時雨帶來的涼爽。
再次光顧漢庭酒店,窗外傳來了《江埔街的漢庭酒店只有雨季》的歌聲。當陽光透過云層的片刻寧靜,可以清晰地聽到雨后的蟬鳴變得更加歡快和響亮,似乎在吸引著雌性的到來。它們利用雨水滋潤過的土壤,抓緊時間完成擇偶、交配的任務,以確保種族得以繁衍不息。
夏天也是美食的季節(jié),蟬類對于那些喜愛美食的兩足生物來說,是唯一需要躲避的敵人。
莊子作為一位傳播大道的高人,在《莊子·秋水》中寫道:“井底之蛙不可與言海,因其局限于狹小的空間;夏蟲不可語冰,因其生命受限于季節(jié);曲士不可言道,因其被教條所束縛。”
我嘗試將其翻譯為:莊子說,不能與井底的青蛙談論大海,因為它們的視野被狹窄的空間限制;也不能與夏日昆蟲述說冬天的冰雪,因為它們的生命在夏季就會結束;同樣,無法與固守成規(guī)的人討論大道,因為他們被世俗的禮教所束縛。
蟬的鳴叫聲與宇宙的聲音和諧共鳴,這可以視為蟬之韻,它們遵循自然規(guī)律,在這宇宙的大道中生存。

對于人類來說,蟬的生命雖然短暫,它們急匆匆地來到這個世界,只給我們帶來了夏日的喧囂和美食。但在我看來,夏蟬活得自由自在,真正活出了自我。
夏蟬無疑是在莊子所述的三類生靈中最接近大道、最自由的。因為它們遵循道而生活,依道而息,年復一年,生生不息,是真正的得道者。
在這夏日里,讓我們從蟬的鳴叫聲中汲取一份寧靜與自由,反思我們自己的生活是否也能夠如此純粹,順道而行。或許,正是這些小小的生命體,提醒了我們什么是簡單、自然和真實的生存之道。

—樊士寛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