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晉江南天寺:心形石刻與千年古剎的秘密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布時間:2025-04-09
提到位于福建省晉江市東石鎮岱峰山上的南天寺時,人們往往會聯想到一個獨特的心形圖案,其中間一點被放置在下方,旁邊題有“放下全無事,提起萬般生”的字樣。
這座寺廟最初是一個庵堂,名為“黛峰庵”。后來因為崖壁上雕刻了三尊大石佛像而改稱“石佛寺”,最終定名為了“南天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僧人守凈在此依山鐫刻出這三尊大佛。之后,寺廟進一步擴建,并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規模。清朝康熙年間,陸路提督將軍吳英對寺廟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工作,使其更加宏偉壯麗,并將寺名改為“南天禪寺”。到了清同治七年(1868年),僧人清珠再次募集資金進行修繕。光緒年間,佛道蒞止于寺中修建了新的殿堂和僧舍,在宣統二年(1910年)時又對山麓的觀音亭進行了翻新。

目前所見的主要建筑是在1959年與1982年進行修繕后的結果,占地面積約為一千平方米。寺廟坐東朝西,主要建筑包括有山門、鐘鼓樓、前殿、大雄寶殿及廊廡和法堂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的大雄寶殿,它是一座高達十余米的重檐歇山頂結構建筑。在大殿內,可以見到三尊依山巖雕刻而成的巨大佛像——彌陀居中,觀音在其左側,而勢至則位于右側,每位佛像的高度都超過三丈,寬度約為二丈三尺,蓮花座高六尺,彼此之間的距離為四尺。

寺廟內部還保存著一些珍貴的匾額。“石上異光”這四個字據說是由僧人守凈親筆題寫;“南天禪寺”的牌匾則是吳英將軍于康熙年間重修時親自署名。而另一幅名為“自在佛”的匾額,則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的武狀元福建陸路提督馬負書所作。此外,在寺廟西北角的一片石山上,還留有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2年)泉州知府王十朋手書的巨大“泉南佛國”四個字,每個字徑近兩米;旁邊還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6)泉州知府李增蔚所題的“嵩岳降神”四個大字。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