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江南-蘇州篇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4-09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丹桂飄香。我和閨蜜江大姐相約江南游,閨蜜是江南古鎮控,這次計劃去甪直古鎮和木瀆古鎮。我們18日晚上從寧波坐火車到蘇州站,在蘇州站旁邊的晚歸初見酒店住下。第二天一早坐地鐵轉公交到達甪直鎮。我們從曉巿路上的正門進入古鎮,在古鎮廣場上有甪直古鎮標志的甪端石雕,沿著古街漫步,跨過數座三步二橋,看河邊白墻灰瓦的建筑,尋找中學課本里《多收了三五斗》的故事發生地。甪直古鎮游人沒有其它熱門水鄉古鎮多,有很多畫家和學美術的學生在寫生。古鎮與蘇州古城同齡,有2500多年的歷史,年代比同屬蘇州的周莊、同里古鎮久遠得多。古鎮不大,主街就一條—南巿上塘街-南巿下塘街,不論從哪里進,都可走到南北走向的主街上來,景點主要在主街兩側。進古鎮不需要門票,但景區內部景點要買票,我倆參觀了在主街中段的號稱“沈半鎮”的清代毫宅-沈宅。主街的南端是根據文章改造的萬盛米行(現為甪直水鄉農具博物館),還原了米行的布局,并展出各種農具。位于鎮中心,靠近江南文化園西北角有古鎮三步兩橋的代表三元橋和萬安橋。古鎮有新鮮的八角紅菱上巿,特產有雞頭米、甪直蘿卜干,炒麥粉等。游完甪直古鎮,坐地鐵去木瀆古鎮,木瀆古鎮有“園林之鎮”的美譽,明清時代鎮上有私家園林30余處。沿著主街自西向東排列的古典園林嚴家花園、虹飲山房、古松園、榜眼府等。伴著木瀆山塘街的香溪和伍子胥率眾開挖的人工運河胥江在東部的古橋斜橋下相匯,河道很寬闊,河道兩旁楊柳依依樹木茂盛,詮釋了水鄉的繾綣柔情。坐游船在充滿歷史故事的河道上晃晃悠悠,再聽船娘用吳儂軟語唱一曲,很是愜意。兩個古鎮各有特色,木瀆古鎮開闊大氣,好似大家閨秀;而甪直古鎮更加原生態,好似清秀佳人。好想再次坐在古鎮的廊棚下,吃著美食,靜靜地看著河道里船來船往,偷得浮生半日閑。蘇州有很多美景等著我們去發現...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