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太強了!小象超市買到超多罕見蔬菜,再也不是選擇困難癥啦!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4-08
我視迷你超市為隱藏的瑰寶,這里能購得許多實體店鋪罕見的南方蔬果,并且承諾在半小時內送貨到家,滿足即刻享受的愿望。就在迷你超市中,我近日發現了馬齒莧,立刻下單購買。
馬齒莧是我鐘愛的一種綠葉菜,它獨特之處在于不含強烈味道,卻能帶來令人愉悅的香氣。許多香味濃郁的蔬菜往往帶有特殊風味,比如香芹、豆瓣菜和芫荽等,雖然香氣撲鼻,但并非人人喜愛,例如我就無法適應香芹的氣息。
馬齒莧的經典烹飪方式為清炒,而我嘗試的是“醇香馬齒莧”。由于馬齒莧較為吸油,烹調時可適量增加油脂,熱油后加入馬齒莧快速翻炒,隨即倒入一小杯米酒和少許醬油,僅需約一分鐘的翻炒,待其稍微變軟,即可盛出。這道翠綠鮮嫩、醇香四溢的醇香馬齒莧就完成了,口感絕佳,讓人回味無窮!
我曾在江陰品嘗過紅燒河豚,河豚底部墊著的就是馬齒莧。河豚肉質的濃郁鮮美與馬齒莧的清香相融合,形成了雙重美味的疊加,以至于我覺得菜肴中的馬齒莧比河豚本身還要誘人。
最初我以為馬齒莧僅是一種蔬菜,后來了解到它實際上就是我們熟知的三葉草。作為“牧草之冠”,三葉草在歷史上由張騫從西域引入中國,自漢代起就在我國廣泛種植。唐代詩人李商隱在其《茂陵》詩中就描繪了這樣的場景:“天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這里提到的“苜蓿”即指茂陵周邊常見的景象。
我曾游覽過位于茂陵附近的霍去病將軍墓,那里至今仍保留著象征英勇歷史的“馬踏匈奴”雕塑。然而,對于植物知識缺乏的我來說,難以分辨茂陵現今是否還如古詩中描繪的那樣,滿眼都是繁茂的三葉草。
三葉草不僅是“牧草之王”,也是美食佳肴的重要原料。早在南北朝時期,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就記載了食用三葉草的習慣:“春初既生,可生食或熬煮成湯,香氣撲鼻”。可見,中國悠久的烹飪文化并非虛言!

(責任編輯:佚名)